系统检测到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,无法获得最佳的使用体验,建议您更换其他浏览器或 升级您的浏览器。(使用360浏览器访问请选择极速模式)
关闭
{{settrSelectedText ? settrSelectedText : '更新时间'}}
{{sexSelectedText ? sexSelectedText : '性别'}}
{{ageSelectedText ? ageSelectedText : '年龄'}}
{{settrSelectedText ? settrSelectedText : '更新时间'}}
选择城市
切换城市分站,让我们为您提供更准确的信息

当前选择城市:总站
总站 {{item.sitename}}

45 岁,我靠朋友圈卖鲜花饼,找回了自己

时间: 2025-10-07 09:10 分类: 职场八卦 来源: [原创]

请用微信扫一扫 浏览量: {{clickNum}}

那天晚上,厨房暖黄的灯光落在母亲端着的红糖水上,她站在门口,语气轻却重:“你也老大不小了,别再折腾了。”

我没接话,低头把散在地上的快递单一张张撕下来对校。直到撕到第十三张,指尖的触感才让我反应过来 —— 她口中的 “折腾”,是嫌我这点 “生意” 不算正经活儿。我勾了勾嘴角,没发出声音。不是刻意忍耐,是真的懒得解释了。

以前还会跟她掰扯几句:现在早不是只有朝九晚五才叫工作,副业当道、女性自雇、自由职业都是趋势…… 可后来发现,说再多也是白搭。母亲听不懂 “数据驱动” 和 “用户转化”,她的世界里,“正经” 只和三件事挂钩:社保有没有交、领导喜不喜欢、同事会不会在背后说闲话。

我从不敢看不起她,因为曾经的我,也觉得没有公司头衔的人,好像连 “人样” 都不完整。

带娃十年,我活成了一块没被翻过的湿毛巾

29 岁那年,我离职了。儿子刚上幼儿园,每天攥着我的衣角不撒手,生怕我走了就不回来。那会儿工作本就不顺,部门换了个新领导 —— 刚毕业的女硕士,精明得像一页写满公式的 PPT。

我一开口就输了。她说话讲逻辑、有条理,我开口全是 “哎呀”“可是” 的语气词。说到底,就是在日复一日的琐碎里,我变得又老又慢,跟不上职场的节奏了。

母亲总说我这是 “为家庭牺牲”,可我心里清楚,那不是牺牲,是悄无声息的放弃。十年能磨掉什么?磨掉一个人说 “梦想” 的勇气,磨掉想 “自由” 的念头,甚至磨得连 “我不想这样活了” 都不敢大声说出口。

我还练就了一项 “绝技”—— 不花钱。能蹭的绝不买,能等打折的绝不原价,过期两天的酸奶照样喝,儿子穿小的衣服拆线补补,第二年还能接着穿。至于自己喜欢的项链、好看的裙子?想都不敢想。每次刷到直播间里心仪的东西,手指刚点进去就秒关,不是穷到买不起,是没有自己赚钱的底气,连花钱都带着心虚。

重返职场?他们说我连 “经验” 都没法量化

2022 年,我试着重新找工作。投了 37 封简历,只收到 5 家公司的面试邀请。其中一个 HR 翻完我的履历,抬头直愣愣地问:“这十年你都干嘛了?有在学习吗?”

我脑子 “嗡” 的一声,瞬间哑了。我能说什么?说我这十年在喂奶、做辅食、半夜带孩子跑医院?说我每天陪写作业到十点,还要跟小学家委会斗智斗勇?这些事,怎么写进简历里?

HR 轻飘飘一句 “你这些经验,不能量化”,像根针戳破了我所有的挣扎。我心里憋着句话:“那你试试在厨房把半瓶酱油灌进不吃辣的小孩嘴里,还能哄他笑着说谢谢?” 可最后还是咽了回去,只是点点头,说了声 “谢谢”,转身走出了公司。

那天晚上,我躲在被子里哭了一整晚。第二天早上照样早起煮面,儿子盯着我的眼睛问:“妈,你是不是没睡好?” 我笑着说:“没有,昨晚有蚊子。” 其实哪有什么蚊子,只有散不去的自我厌弃。

一晚上 21 单鲜花饼,我重新连回了这个世界

2023 年夏天,天气热得像头顶架着个火炉,我坐在沙发上发呆,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,在朋友圈发了条消息:“有朋友想要云南的玫瑰鲜花饼吗?我表妹自己做的,没防腐剂,微信付款,我包邮。”

没想到,一晚上收了 21 单。我盯着手机屏幕,手都有点抖 —— 原来真的有人愿意买我推荐的东西。

后来,慢慢有人加我微信:“你表妹那边有鸡枞油吗?”“想要刺梨汁,有没有货?”“能不能帮我找那种可以煮汤的艾草根?” 我开始一单一单地找货源、打包、寄快递。

利润少得可怜,有时候一单只挣十几块、二十几块,遇到快递费贵的时候还会亏本。可我特别开心,因为我终于不再是那个只能等别人发红包、伸手要钱的人了。

更重要的是,我的手机变了。它不再只是刷朋友圈、看别人晒娃晒包的工具,成了我谋生的依靠,成了我和这个世界重新连接的一根线。

45 岁,我不需要逆袭,只需要做自己

有人问我:“你这个小生意能挣几个钱?能买车买房吗?” 我每次都笑笑不说话。

其实我现在的日子,已经够好了。能自己去超市买肉,不用问老公的银行卡密码;能买件喜欢的裙子,不用纠结半个月才舍得剪吊牌。一个月净利润三四千,遇上节日订单多的时候能上万,这就够了。

我没打算开店,也不想开公司,就想一个人慢慢做下去,边卖货边生活,边生活边写点自己的想法。儿子现在读初二,晚上总抱怨作业多,我不再像以前那样急着骂他 “你咋不争气”,而是会说:“来来来,等你妈把这单快递打包完,给你讲个我失败过多少次的故事。”

今年我 45 岁,终于明白:45 岁是人生的中段,不是句号。我曾经是 “某某的老婆”“带娃的妈妈”“十年空窗的职场废人”,可现在,我不是谁的附属品,我就是我自己。

我没有升职加薪,也没有逆袭翻盘,只是靠一个不起眼的小生意,撑起了自己的尊严。原来经济独立不是为了变成多厉害的 “女王”,而是当别人说 “你不行” 的时候,哪怕心里颤一下,也能稳稳地回一句:“我自己,行得很。”